澳門回歸20年,恰好是麥沛然在澳門大學學習和研究芯片的20年。他在1999年入讀澳大,今日已是國際頂尖的集成電路領域專家,更是首位澳門土生土長的國際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會士。「感激澳大給予我這麼大的研究空間,讓我實踐感興趣的事情。」
「你不認真就輸」
麥沛然是澳大電機及電腦工程系教授、模擬與混合信號超大規模集成電路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副主任、微電子研究院副院長。他說當初修讀電機及電子工程,完全是出於興趣。「本科給我的最大感受是打好基礎,從未知到知道這個領域。去到後期,我發現原來高層次的科學對研究人員的水平有很高的要求,不是認真就輸了』,而是你不認真就輸。』
國家重點實驗室成就團隊
憑著一份興趣和認真,麥教授留校攻讀博士,2006年起在澳大任教,這段歷程不僅反映他的成長,也折射了澳門回歸後的變化。他初到澳大時,澳門在電子工程研究上可謂在早期階段,但隨著回歸後經濟日益增長,政府也加大了對科研的支持,包括在2004年設立科學技術發展基金。「如果沒有科技基金的支持,我相信沒有辦法做到比較好的成果。」
2003年,麥教授的導師、澳大副校長馬許願教授創建模擬與混合信號超大規模集成電路實驗室,2011年升格為國家重點實驗室,麥教授一直參與其中。「有這個認可,科技基金便可以更大力地支持我們的研究,我們在收生和招聘方面也有長足進步。」
不過,在澳大2014年遷入現時的校園前,位於氹仔舊校園的國家重點實驗室地方較少,限制了它的發展空間。「當時沒有人預期會發展到今天的規模。沒有新校園,就沒有今天的發展和規模,現在這裡有10多位老師,80多位學生,其中有近60名都是博士學生,如果一定要量化的話,我們的規模是當時的5至10倍。」
培養學生作長遠貢獻
麥教授歷年來發表逾260篇學術論文,備受國際肯定,但他認為論文寫得再好,終究也會過時;相反,培養出好的學生,就能讓他們在社會立足、持續地貢獻社會。過去10多年,他指導了超過20名博士生,畢業後都在世界一流的大學、企業工作。「我有一位學生剛畢業就獲美國的公司聘請,年薪150萬澳門元。美國公司為甚麼要請一個中國人做工程師呢?答案很簡單,就是我們的學生水平達到他們的要求。」
麥教授說,美國企業願意付出優厚的薪酬,容易吸引最一流的科研人才,但他期望實驗室可以協助粵港澳大灣區留住科技人才。「將優秀的人才留在灣區,創造企業、創造頂尖的研究團隊,是未來5至10年希望做的。在澳門的老師可以是學生技術的搖籃,我們的畢業生是貢獻科研的中堅,然後再為灣區孕育成熟的產業。」
來源:《澳大新語》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