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5T16:24:49+08:002020-12-14|

陳天藍校友 (2017電機及電腦工程博士)
珠海市迪奇孚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及總經理;其團隊獲2020年「澳中致遠」創新創業大賽總决賽冠軍、2019中銀盃百萬獎金澳門區創業大賽冠軍、
2019 年「創客廣東」珠海市中小企業創新創業大賽創客組冠軍等奬項


當萌生的一個想法在實驗室裡成功研發出來,本來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再將一項科研成果從實驗室走向市場並且實現產業化,更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陳天藍校友與他的研發團隊走過了十年的光陰,從學生團隊到企業創始人、從研發數字型微流控檢測晶片到成功推出可攜式核酸檢測產品「Virus Hunter」;無論在科研路上還是創業路上,他始終本著專注而專業的態度和信念,帶領著團隊一步一步走向成功的彼岸。

因專注而專業

陳校友本科是修讀與電子專業相關的課程,當初是在朋友兼澳大師兄介紹下得知澳大在電機工程方面的優勢、師資以及科研氛圍,於是在2010年本科畢業後選擇到澳大修讀電機工程系碩士課程。完成碩士學位後,他繼續留在澳大深造,並於2017年取得博士學位。在這七年時間,他都只專注於研發數字型微流控晶片技術。他回憶道:「當時在一個學術會議上,馬許願教授和其他學者談論到可以利用電機工程技術搭建晶片平台用於生物應用做交叉學科研習的可行性,後來更把這技術引入到澳大進行研究。我覺得這個課題挺有趣,便選了它作為研究方向,而當時這項技術可謂是澳大最早開展研究的,等於一切是從零開始。」雖然沒有前人經驗可以借鑑,但研究的過程令他更加堅定專注於這個領域的決心。陳校友認為只有專注,才能把所有的精力和智力完全集中到要做的事情上,這才算是專業。

人生路上的明燈

 在漫漫的科研路上,單憑專注是不夠的;在探索的過程中,能夠在科研上取得突破都離不開恩師們的引領、指導和鼓勵。陳校友慶幸在科研路上遇到很多恩師,「他們給予了很大的自由度,鼓勵我們作多方面的嘗試。當然作為學生,視野、思維一定沒有教授們廣闊,過程中避免不了會做錯事或走錯方向,但幸得教授們能夠及時給予清晰的指導和建議,少走一些彎路。從碩士導師韋孟宇教授、博士導師麥沛然教授及賈艷偉教授到模擬與混合信號超大規模集成電路實驗室主任馬許願教授,他們一直都給予我很多啟發和幫助,讓我受益匪淺。當中對我影響最深的是麥沛然教授,他是我博士畢業論文指導老師,同時也是受到他的啟發,將我的博士課題帶出學校開始創業。」對於母校的栽培,陳校友流露出感恩之情。

機會是給那些勇於開始的人

我們常說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其實不然;機會更多是留給那些有實力而且敢於開始的人,陳校友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當時項目已有一定研發基礎,在麥教授的鼓勵下,我便決定試一試,通過UMTEC開始孵化工作,嘗試從實驗室走到辦公室開展創業工作。」 2017年,陳校友與同班同學董鋮入駐了位於橫琴·澳門青年創業谷內的珠海澳大科技研究院,開展科技成果轉化工作。2018年正式成立「迪奇孚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迪奇生物),是首間由校友創立及獲授權使用大學專利技術的公司。迪奇生物於去年獲得中銀盃百萬獎金澳門區創業大賽冠軍後,今年更奪得第三屆「澳中致遠」創新創業大賽總决賽冠軍,「通過參加這類型的創業大賽能夠讓我們理順現時的商業模式和工作重點,同時有機會與評審、業內人士進行面對面交流。能夠獲獎無疑是對團隊的一種認可和肯定,我們希望能夠做好榜樣,秉承專注而專業的信念引領迪奇生物,為母校爭光。

十年沉澱,厚積薄發

從科學研究、成果轉化到創立公司都得益於大學的創業氛圍、創新文化和政府政策的支持,這些都是讓陳校友在創業路上得以成功的先決條件。他寄語有志走進粵港澳大灣區創業的校友,「要勇於走出去,這樣才會有更多的機會。透過青年創業谷這類平台,你可以接觸很多優秀的企業家,能夠彼此分享創業想法、互相學習、激發更多的商業靈感。」

現時,迪奇生物的三名創始人都是澳門大學的畢業生,他們各施所長,各有分工:陳天藍負責公司總體運營,董鋮(2017電機及電腦工程博士)主攻技術研發,唐翔(2017電機及電腦工程碩士)負責生產及產品認證。他們為實現科技更好造福社會的目標而不斷努力。雖然這次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社會和經濟帶來了巨大的影響,但對於迪奇生物來說,反而推進了其技術產業化的步伐,陳校友說道:「我們由原來的動植物檢疫方向轉向傳染病檢測。因為技術相同,加上有一定的技術基礎,很快便研發出針對新冠肺炎快速檢測套裝『Virus Hunter』,能夠在30分鐘內得出檢測結果,為疫情防控助力。目前檢測套裝已取得國際CE認證,並正申請NMPA和其他認證。」對陳校友來說,剛開始的科研興趣也在日復一日的堅持中成為了一種使命:將科技知識回饋社會。十年沉澱,厚積薄發;現在,迪奇生物的發展之路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