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28T12:00:42+08:002021-06-28|

現職澳門協同特殊教育學校校長林劍如 (1994年教育學士 ),是澳門大學教育學院首屆畢業生,教學逾40載,一直恪守特教的育人使命。回憶大學時的黃金歲月,她仍帶點激動地說:「我在大學所接受的教育,教授們的栽培,我一直受用無窮。」

渴望成為大學生

上世紀60至70年代,澳門還沒有出現任何正規的高等教育機構 。1981年成立的澳門大學前身私立東亞大學,是澳門首間現代大學。當年大學的創立對很多澳門人來說都是一件大事,林劍如說:「雖然那是幾十年前的事,但我記憶猶新!」

東亞大學籌建之際,林劍如已是一名教育工作者,僅擁有中學畢業證書的她看著大學的落成,心中充滿期盼,「當知道澳門有一所大學要成立時,我感到無比雀躍。上世紀80年代,讀大學不像現在那麼普及,可以說,我當時對大學是抱著仰望的態度。」

由普教到特教

林劍如中學畢業後在協同特殊教育學校前身澳門聖保羅學校聾啞學校暨幼稚園任教了四年的普通教育教師,1973年,該校在來自美國的校監謝士栢博士支持下開設特教班,並在眾多老師中挑選了林劍如為特教班的老師,她由此展開特教之路,並與之結下數十載的情緣。

剛開始接觸特教的時候,林劍如先接受了以語言訓練為主的培訓,幫助有特殊需要的學生增強他們的表達、理解和溝通能力,以及提高學習的能力等。學校開始收自閉症的學生,她便開始學習如何教導自閉症兒童的策略、方法及技巧。隨著政府政策的改變,無論是聽障學生、自閉症學生、輕度和中重度等各種障礙的學生,都是她的服務對象。

在特教領域累積經驗的同時,林劍如對特教的專業知識越是渴求。

報讀教育學士課程

1987年,當林劍如知道東亞大學開辦教師專業文憑課程,抱著對知識的渴求,她即報讀了教師專業訓練課程—小學教育課程。林劍如重返校園進修的時期,也正是大學處於轉折的階段。1988年東亞大學被政府收購和重組後(後於1991年改名為澳門大學),陸續設立文學院、工商管理學院、社會科學學院、科技學院和教育學院。在澳門政權交接前過渡期內,另一最為緊迫是提高私立中小學的教師質素,因此中小學教師的培訓成為當時澳葡當局優先考慮的過渡期工作。配合社會發展的需要,教育學院於1990年開辦中學教師培訓的四年制學士學位課程。

當林劍如知道教育學院要開辦學士學位課程後,便毫不猶豫報讀學校教育專業。她當年一邊堅持白天的教學工作,一邊利用晚間和週末工餘時間上課,努力汲取新的專業知識。

感激澳大教授栽培

在澳大修讀師資培訓課程和學士學位課程的階段,林劍如收穫了專業知識,而一班教授的身教和言教更讓她銘記至今。直至今時今日,林劍如每當憶起教授們的教誨、師生之間的情誼,依然會流下感激的熱淚。「當年我和同學們都是老師的身份,我最感動是教授們對同學的關愛,大家彼此都是真摯相交。他們教給我的,不限於書本上的知識,而是多年來的心血與教學經驗,更讓我知道如何為人師表。教授更經常語重心長指導我作為老師應有的態度——對學生要不計回報,無私奉獻!我最難忘是羅思義教授,因為我讀大學時已是一名特教老師,羅教授認真地對我說:『因為要指導你,我必須認真去學習特教』,令我非常感動。」

除了羅教授,關笑芳教授也是影響林劍如至深的一位教授。關教授當年的鼓勵,令林劍如在特教的工作上勇敢前行,「關教授曾經對我說過:『你是時候要行前一步,帶領其他人,推動特殊教育的發展』,她當年真的給了我很大的鼓勵,讓我有勇氣承擔更多的教學和行政的責任。」林劍如説。

接任校長永不言休

1994年林劍如在教育學院畢業,兩年後謝士栢博士返美,她接任協同特殊教育學校校長。她從普教老師、特教老師、學術主任,再到校長,幾十年來,每一天都是挑戰!「做特教老師真的不容易,但其實不同工作崗位都會有不同的挑戰。無論普教或特教都好,教育其實就是要因材施教,學生哪一方面有缺失,或者在哪方面學習不好,我們老師就要想方設法用不同的教材,讓他們學得更加好。這麼多年,我最開心是見到學生個人的成長。」

在教學上,林劍如對學生有一定的要求,但對學生的關心卻無微不至,學生在她身上也感受到濃濃的温暖。有一次,有一位學生在關閘附近走失了,只跟警察不停地說林校長的名字。當這位學生送回學校時,立刻緊緊抱著林劍如不放手。「那一刻,我真的很感動。學生平時像是甚麼都不知道似的,但原來他們有把我放在心上。」林劍如說時不禁眼泛淚光。

付出的本身就是收穫,而學生的成長就是老師的回報。這也是鼓勵林劍如一直堅持帶領一班特教團隊奮力前行的動力。在教育界工作數十載,林劍如至今仍沒有想過退休,她說:「當初不由我選擇當校長一職,到退休的時候也不應由我選擇。」

來源:《澳大人》電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