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16T10:50:26+08:002022-05-16|

由書院廚房跳進一間工廈廠房,廖俊輝七年來的創業歷程,是一個充滿青春與汗水、創新與激情、友情與人情交織的故事。

書院=孵化中心

所有師友稱他為「飛機」的廖俊輝,是那種只幹實事,不喜侃侃而談的人,但每觸及釀酒之事,他都會跟你聊個不停。我們的談話由他2014年考入澳門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住進鄭裕彤書院說起。

在大二時,書院導師鄧宇明博士見廖俊輝愛喝啤酒,又對啤酒的歷史、文化和釀酒技術深感興趣,於是介紹他跟香港一名手工啤酒釀酒師學習釀酒。接觸手工釀酒技術後,廖俊輝對釀酒的熱情一發不可收拾。時任鄭裕彤書院副院長李偉權特別騰空其房間的小廚房,給他嘗試做出各種味道的啤酒,廖俊輝說:「我們在書院前前後後釀製了幾百個啤酒樣品,書院可以說是我們釀酒廠最初期的孵化中心。」

在大學已嘗試創業的廖俊輝,滿腦子都是古靈精怪的想法,更常說自己是不能久坐辦公室的人。與他亦師亦友,又是合作夥伴的鄧宇明博士認為:「飛機的成功不僅源於他對精釀啤酒的興趣,更離不開他不服輸的精神,他是那種可以不斷跌倒再爬起來的人,從不害怕失敗,這是十分可貴的性格特質。」

結識志同道合夥伴

在書院,廖俊輝認識了一班志同道合的創業夥伴,包括他現時的拍檔——郭芷晴和譚凱盈。「書院創業氣氛濃厚,我們在書院支持下經常參加創業比賽,還在大四時參與澳大創新創業中心的創業孵化計劃,將我們的創意轉化成事業。」他們三人最初合資三萬元成立2048啤酒廠(公司前稱),在香港租借生產線少量生產,每週末拉著木頭車去康公夜市擺攤,「我們都很拼搏,打風下雨也堅持去做,希望讓坊間認識澳門本土的手工啤酒。」

品牌的理念

三位拍檔各有分工,郭芷晴和譚凱盈負責營運和市場推廣,而廖俊輝主力研發和改良啤酒口味。他說:「手工啤酒只用水、啤酒花、大麥、酵母四種最傳統的原料生產,每個環節,例如對溫度、大麥和啤酒花的發酵時間和品質監控都非常嚴謹。」對釀酒師來說,手工製品不僅體現到創意,淡淡的啤酒香甚至可以傳遞一個城市的文化。廖俊輝說:「澳門是中西方文化交匯之地,我希望啤酒也可體現更多文化元素,於是我在源於西方的啤酒加入富有東方特色的茶,使它的味道更豐富。」

2020年,康公夜市的擺攤日子因疫情而被迫結束,廖俊輝與拍擋苦思如何繼續推銷手工啤酒,恰巧一位朋友願意向他們分租咖啡店的晚上時段,於是就有了趣眼空間的誕生。他們將啤酒品牌取名「趣眼精釀」,廖俊輝笑說:「遇有趣的人,喝有趣的酒,做有趣的事,這就是我們的理念。」

集資三百萬創立釀酒廠

受疫情持續影響,啤酒在香港生產線的產量減少,加上港澳交通受阻,廖俊輝無法赴香港研發新口味,便萌生在澳門設廠的想法。

廖俊輝這一想法可謂逆市而上,但在眾多友情和人情支持下,他和拍擋排除萬難,成功集資三百萬澳門元,2021年4月在黑沙環一間工廈開設趣眼釀酒廠,成為澳門首家手工啤酒廠。他們在全澳有多個分銷點,目前最高月產十萬瓶。「澳門面積小,做手工啤酒其實是最適合的,因為它所需的地方和條件都不太多。我覺得趁年輕甚麼都要試下,就好像當年拉著木頭車去擺攤一樣,不試過又怎知會否成功?」

利用產學研優勢提高手工啤酒品質

廖俊輝說,他們創業時不僅得到書院導師支援,更從學院獲得科研方面的幫助,發揮產學研優勢,提高產品質素。在書院做好啤酒樣品後,他會拿著啤酒樣品去到鄭裕彤書院非駐院導師、健康科學學院副教授譚建業的實驗室做化學分析實驗。譚教授通過分離、萃取等方法調試出茶味更濃的啤酒,並且通過化學方法降低啤酒中的嘌呤,令產品更健康。他們之間的合作持續至今。

「茶味啤酒是我們第一個系列。我們在澳門長大,大家都很愛喝茶,我就想能不能將兩者結合,做出有鐵觀音、菊花普洱、茉莉花茶、玫瑰花茶等味道的啤酒。」廖俊輝還研發了百香果氣泡、荔枝紅茶、咖啡等口味的產品,「我們顧客的要求很高,啤酒口味都是經他們千錘百煉和挑剔而誕生。」

廖俊輝一直對書院培育深懷感恩之情,正計劃與鄭裕彤書院代院長黃承發教授合作,研發一款有書院特色的大紅袍花茶回饋書院。黃教授說:「院生在書院、甚至大學裡展開一些產學研專案有獨特的優勢,可以獲得創業和研究力量的支援。飛機用心考究如何將茶文化與啤酒相互調和,正因如此創立了他們獨特的文化產業。」

廖俊輝希望他的啤酒品牌立足澳門市場後,下一階段將銷售點擴展到粵港澳大灣區其它地方,逐步打入內地市場。

來源: 第113期 四月號 澳大人